最新消息

万博体育官方网址是多少“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全国政协委员陈伟志的呼吁

发布日期:2024-03-12  来源:

  贵州毕节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2024年3月,学生课间练习非遗“金钱棍”。(视觉中国/图)

  原属于学生的课间10分钟,被各种事由不断挤占。如今,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网友关注,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这个问题其实是老问题了,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明确,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2024年,陈伟志就“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的话题提交提案。他认为,“课间10分钟消失,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他建议应强化专项督导,清理不合理的“进课堂”任务,科学分配各学科课时,完善学生安全事故认定与赔偿机制,构建和谐、有序的家校共育环境。

  陈伟志:十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一些学校课间10分钟消失的问题。我到一些学校去考察发现,学生在课间不出教室,一问,有的是班主任要求课间不能随意离开教室活动,有的则是上一节课老师拖堂,课间10分钟变为了五六分钟,学生觉得太短,也就不出教室。

  陈伟志:“课间圈养”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大约有70%的家长听孩子回家抱怨,老师爱拖堂、课间不让随意出教室、老师要求课间保持安静,有的比较调皮的学生在课间“打闹”,还被老师罚站。在调研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的老师限制学生上厕所的次数。

  去年,教育部曾做出回应,强调各中小学要落实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但我到各地学校调研发现,课间10分钟消失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家长反映,孩子所在学校对课间10分钟有一定的限制,孩子不能自由安排课间时间,午间休息时间被用于学习的也不少见。

  陈伟志:课间10分钟是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设计的,如果不让学生在课间10分钟休息,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与焦虑。不要说中小学生,连续学习四五十分钟也要稍微活动、休息一下,否则学习效率、专注度会下降。另外,中小学生课间不活动,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久坐、不爱运动的习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高,学生体质不乐观,与课间缺乏运动是有直接关系的。

  陈伟志:老师拖堂是挤占课间10分钟的原因之一。而老师之所以拖堂,一方面是有的老师没把握好上课时间,另一方面是教学任务重,在规定的课时中完成不了教学。在中高考升学压力之下,不少老师加大了教学难度,以提高学生的升学竞争力,因此这些老师不但拖堂,还挤占其他音、体、美学科的教学时间。

  另外,近年来,学校会接到各种进校、进课堂的教学任务,如安全教育进课堂、非遗进课堂。这些教学任务都有其教育意义,但是课时数就这么多,都进课堂的话学校怎么处理?那么为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老师就抢课时。

  其二,学生自由活动与安全过度追责的冲突。现实中,学校常被视为无限责任主体,在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后,相关方面尤其是学生家长普遍存在“过度追责”的倾向。在让学生课间自由活动与防止学生出现安全事故之间,更多的学校及老师宁愿选择后者,以此规避安全风险,这也是学生课间被“禁足”的关键症结所在。

  其三,学校坚持教育规律与家长过度介入校务的冲突。当前,由于缺少“安全屏障”,学生在学校里哪怕与同学间发生一点肢体冲突,一些家长都会到学校“兴师问罪”。这对学校正常教育活动造成了严重干扰。为防止被家长投诉、举报,一些学校及教师就选择“躺平”,擅自取消了一些容易引发争端或安全风险的常规活动。

  南方周末:你提到,在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后,相关方面尤其是学生家长普遍存在“过度追责”的倾向,因此,老师宁愿课间“禁足”学生也要以此来规避风险。在这方面,你了解到的情况是怎样的?

  陈伟志:学校学生多,且孩子有好动的特点,学生自由活动难免会带来肢体接触、磕碰的问题,有的孩子可能会摔伤,或碰撞后鼻子出血甚至磕掉牙齿。以前,出现这样的事故,家长都比较理解,并不会找学校、老师麻烦。而现在,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故,家长不但要追究对方同学的责任,还会追究学校、老师的责任。

  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当前普遍认为,只要发生在校园里,学校就要承担责任。这会造成过度问责,把学校视为无限责任主体。面对家长的问责,老师也就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比如禁止学生在课间活动。甚至,由于担心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不少学校取消了春游、秋游。另外,一所学校发生了问题,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他学校也会“引以为戒”。

  陈伟志:在学校、老师尽到自身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责任后,可以免除学校、老师的安全责任——事实上,这种情况下,学校、老师就不应该承担安全责任。要合理地界定学校的教育责任,在发生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后,依法依规认定学校、老师的责任,这就是“安全屏障”。

  比如,学校体育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有同学铲球,铲到带球奔跑的同学腿上,导致这名同学骨折,家长要追究铲球同学的责任,以及组织球赛的老师、学校的责任,如果有“安全屏障”,学校、老师和学生就都无需承担责任,受伤的医药费由投保的保险公司承担就可以了,如果要由学校、老师承担责任,那么以后学校连正常的球赛都不敢组织了。

  陈伟志:首先,开展专项教学督查。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牵头,会同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单位,适时对各地学校保障学生课间10分钟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和检查,对落实相关制度不力的地区和学校进行问责。要推进学校把保障学生课间10分钟作为基本办学制度,纳入到学校教学与管理活动的考核内容,切实纠正部分教师“拖堂教学”的不良习惯。

  陈伟志:有必要进行专项督导和检查,并建立长效机制。对于没有保障学生课间10分钟的学校,以及这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要进行通报,将其纳入对地方教育生态的考核。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从课时的科学分配、责任的科学界定,构建良性的家校关系出发,进行综合治理。

  陈伟志:针对近年来增加的体育、美育、劳育等课程课时,要建立科学的配置及调整机制,避免各学科教学“抢课时”,影响总体课程教学方案的落实。对于各地自行增加的国家课程方案之外的“进课堂”任务,相关方面要建立严格的论证和审核制度,杜绝地方自行“增压”,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南方周末:在学科难度加大、进课堂任务增加、升学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怎样科学调配前述增加的课程课时?

  陈伟志:要做到“五育并举”,劳育、美育、体育就都要保障课时,要开齐开足开好美育课、体育课。但学科教学内容不减少、难度不降低,反而增大,就会导致各学科抢课时,挤占美育、体育课课时,以及课间时间、午休时间,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要改革中考命题(思路),引导义务教育学校摆脱应试化、功利化办学倾向。

  陈伟志:首先应该推进教育的放管服务改革,明晰政府和学校的权责,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要明确规定,其他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利用行政权向学校下达任务。

  其次,对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设,应该发挥学校教师委员会的作用,由教师委员会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论证、开设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

  陈伟志:要合理界定安全责任。需要完善学生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对于已尽到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责任的学校及教师,要建立免责制度;同时,要健全学校安全事故赔偿机制,通过校方购买责任险、学生(家长)购买人身保险、地方建立安全赔偿准备基金等方式,以减轻学校的赔偿压力,有效化解各种纠纷。

  最后是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关键是要切实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的功能作用。当前,我国广大中小学大多都已成立家长委员会。但是,家长委员会的功能有所异化,有的沦为摆设。为此,要按照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构建和谐、有序的家校关系,督促所有中小学都要依规成立家长委员会,明确家委会的职责范畴及议事程序,有效发挥家委会参与管理、履行监督的作用,更好形成家校共育的共识与合力。

  陈伟志:2019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已经明确要求建立学生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关键问题是,没有坚持做到依法治教、依法认定。

  比如,发生安全事故后,家长发帖,产生舆情,学校被要求或对涉事老师做出处理,虽然平息了,但却让老师选择“躺平”。因此,要规范学校办学,就必须坚持依法治教。面对舆情,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从容应对。

  陈伟志: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安全赔偿准备基金。这是在学校投学校责任险、学生投意外伤害险之外,设立的赔偿准备基金,这一准备基金可依托地方教育发展基金设立,作为学校责任险、学生意外险的补充赔偿。发挥这一基金的作用,可以减轻学校的安全压力。

  陈伟志:真正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应该积极参与学校非教育事务的管理,这些非教育事务就包括学生校园安全。

  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建立了家长义工制度,由有时间、有意愿的家长参与学校日常安全管理,但这并不适合所有学校。在恢复课间10分钟问题上,应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主要是由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有关课间管理规定的制定,以及在发生有关学生安全事故后,由家长代表参与责任认定,加强家校沟通。万博体育官方网址是多少万博体育官方网址是多少万博体育官方网址是多少万博体育官方网址是多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