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新万博体育最新的网址是多少中科大校长:教育需培养学生基础功底 重视前沿科技底层逻

发布日期:2024-03-11  来源:

  北京早春时节,2024年全国如期而至。3月8日,安徽团驻地远望楼宾馆,全国代表、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正匆匆开完小组会议。两天之前,在安徽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安徽省委、省会主任韩俊现场表态,对中科大的诉求“有求必应,不讲条件,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引起网友关注。“现场我就说,中科大怎么回报安徽也不为多,高校和地方互相支持,这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包信和对南都记者说。

  包信和从复旦大学来到中科大工作已近7年,初见这位长期研究能源转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感受到他与中科大有着某种一脉相承的气质:低调务实。

  在中国众多的顶尖高校中,中科大与其他学校相比似乎声量稍弱,但在刚刚过去的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中科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万博网址地球物理、核科学与技术等9门学科获得最高评级,再次展现了在理工科领域的绝对实力。

  学校八成以上是理工科,每年仅招不到两千本科生,这让中科大在国内大学中独树一帜。包信和认为,这源于中科大的办学理念,为了确保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学校绝不盲目扩招。在大数据、AI纷纷成为科教领域的焦点之时,中科大最热门的学科仍是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

  在包信和看来,人工智能掀起的新一轮科技将会让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前沿科技背后依然是以数理为基础的底层逻辑。中科大要持续深耕基础学科,未来三年,还将拿出六亿自筹经费支持基础研究。

  他也强调,当前中国距离世界前沿科技研究仍有差距,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应了解世界前沿科技的最新成果,以及最底层的思维和最基本的原理,这是培养的重中之重。”

  包信和: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安徽省不遗余力支持中科大,帮助中科大,很多事没有政府支持,中科大很难推动。我也说,中科大怎么回报安徽也不为多,这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安徽代表团开放日,我跟省委、省长汇报也提到,这几年留在安徽的中科大毕业生越来越多,按照近五年的数据,本科毕业生留在安徽的是29.6%,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中科大学生会选择留在安徽就业,大大超过了同期赴“长三角”地区以及其他省份的比例,这为更好提升安徽的科创水平、经济水平提供了动力。

  包信和:我从1998年就是全国代表,每年都会关注科教领域,今年大家都在提“新质生产力”,如何推进教育科研人才一体化统筹,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两者更好结合,也是我今年关注的重点。

  包信和:接受采访、提出建议,只是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多的时候我想听听大会精神,中央、省里对教育、对科研的要求和布局,想一想学校未来体系建设选择什么方向。也会关注其他代表的发言,看会议简报记录了什么,综合大家的意见,能了解目前社会各界对教育、科技和人才有哪些需要。

  包信和:就中科大而言,我们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既要培养基础理论人才,也要培养产业人才。基础学科一直是中科大的优势,也是中科大的特色。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中科大以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为代表的9门学科都是优异学科,这在国内并不多见。国外以Nature Index指标来看,按照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排名,近年来,在全球的高校中,哈佛大学排名第一,中科大排名第二,国内中科大稳居第一。

  很多人反对以论文评价学术成绩,当然不能“唯”论文,但高水平论文还是能反映一所学校基础研究的水平。

  包信和:我一直认为,大学有大学的特质和文化。无论是人才选拔、人才培养,还是学科设置,中科大的传统是深耕基础学科。中科大的精神,中科大的文化孕育了这样一批人才,一批科学家愿意潜心研究、执着攻关,长期从事基础研究。

  这几年中科大的学生去国内外深造,研究、,去科创类的独角兽企业创业,数量非常多,为什么?因为这些前沿科技所需要的底层知识仍然是数理。中科大培养人才,数理化、计算思维是全校必修的基础课,我们也非常重视交叉学科培养,为基础性战略研究奠定了基础。

  包信和:我赞成“破五唯”,不唯论文、不唯帽子。 “破五唯”,不仅需要高校和科技界内部努力,实际上全社会的评价体系也需要改变。社会上认为,你是院士,是国家级人才,有了这顶帽子,就等于公认拥有高超的研究水平。开个座谈会,地方要邀请院士,提拔教育科技界的领导,也要找一个院士。但是不是有了帽子,就一定能做成所有的事,有时候不是这样的。做基础研究,大家都要静下心坐冷板凳,短期可能不会有那么多论文,我们理解,但不唯论文,也不意味着就完全不文,否则我们如何展示基础研究成果,靠什么去和国内外高水平的研究者交流?所以还是要实事求是看待改革,既不能唱高调,也不能就躺平,要因地制宜、辩证看待。

  包信和:可以说国内少有这样的高校,不设置硬性考核指标,搞量化评价。中科大要评价一位科研人员,不专门考核论文量有多少,经费有多少,项目有多少。科学家不是着做事,而是要在选题和研究上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但不是说“破五唯”就没有评价体系,只是评价更柔性了。比如要评“人才计划”,学校会组织一场报告会,主讲人作报告,校内的学者提意见打分数,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再比如中科大这两年在建设教师荣誉体系,组织评审委员会,有校内外四五十位资深教授,共同评价候选人,大家公认最优秀的人才可以评上讲席教授。尽管有些人没有拿到国家级人才帽子,也没有获得大项目的经费,但研究做得扎实,工作做得好,有独特的学术发现,也能被推举成为讲席教授。这也是一种推举,校内逐渐就会形成不唯帽子的风气。

  包信和:总体来说,这项工作还没有听到很多反对声音。中科大校内还是很的,大家都是科学家,有什么话就讲了,你做得不对,大家就会反映,大家不反对你,就认为应该还是比较成功吧。

  包信和:中科大近两年在推行“理实工程”,强调理论和实践融合。学校一年自筹两亿资金,三年就是六亿元,用六亿元来支持基础研究,希望在未来几年,能遴选出十个左右有关世界重大科技前沿基础研究或对国家战略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中国现在整体的科研方向、研究水平离世界最前沿的研究还有距离,大家都讲“卡脖子”的问题,关键在哪?可能还是基础性、原理性问题没有弄清楚。万博网址

  现在要静下心做事很难,但中科大的气质,是有一批这样的科学家,能坐得下冷板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应该全力支持他们,希望十年之后,能产生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这也是中科大的责任和担当。

  包信和:中科大每年都会公布招生信息,万博网址有一年说要从招收1950名调整到1980名,网上都说中科大“疯狂”扩招了,但其实一年也只扩招了30人,甚至最后还不到30人。

  这几年一些学科发展很快,比如深空探测、临床医学、计算机等等,的确需要更多学生,但中科大肯定不会大规模盲目扩招,还是秉承“少而精”的办学理念。

  过去二十年,中科大的本科生都在1950人左右,按照现在的规划,即使扩招,学校的本科生暂时也不会突破两千人,招生规模会在这个范围内浮动。我们非常希望尽力多培养人才,但现实条件不允许,一旦要扩大招生,多招一个人,就要相应配备宿舍、实验室、教师和其他教学科研资源,你得提供这个条件,所以我们对扩招是非常谨慎的。

  包信和:社会各界认可科大的学生,所以中科大在国内的招生一直位于前列。中科大吸引人之处,是一流的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的理念。比如全员自由选专业,这在国内基本绝无仅有。中科大推行通修课,常规意义上的通识课程和人人都必修的数学、物理、计算思维之外,专业课程可以自由选择。本科生实行书院制、导师制,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读喜欢的专业。比如现在很多学生对人工智能感兴趣,中科大很早就开设了计算思维这门通修课,同时成立了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学院,即使你不是这个学院的学生,只要有兴趣学习人工智能,就可以来上专业课。

  我认为,未来的趋势是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应该了解前沿科技最底层的思维,最基本的原理,这是教育培养中要重视的。中科大还有一个好名声,就是对学生不错。我们利用对困难学生提供隐形资助,创国内先例。新学生进校拎包入住,被褥床单,甚至毛巾枕头都是学校免费准备。

  包信和:这与中科大的特质有关。中科大是理科为主,31个学院,除了人文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外,其他学院基本都是理工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工科也主要强调“新工科”,比如工程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信息安全学院、大数据学院等,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差异不大,只是难易程度上有差异,中科大设置了难度等级供学生选择。只要大一大二学生基础打牢了,大三就能自如地自由选择专业和需要攻读的学位。

  包信和:我们一直在讨论,中科大这样的学校究竟要不要办文科,最后大家还是认为,现在社会发生了变化,不学数理化,很难说能走天下,但即使你“学好数理化”,也不一定能“走遍天下都不怕”。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人文教育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中科大的文科当然不能与北大、复旦等学校相比,但我们也在努力建设具有科大特色的文科体系。比如中科大设有科技史、科技考古、科技传播、科技哲学、科技伦理等专业,还组建了科学与艺术系,这是因为无论是考古学、语言学、还是心理学、艺术等人文社科,都越来越需要借助科技的手段。

  比如科技考古,以前甲骨文的识别和辨认,需要依靠考古学家丰富的经验,但是如今利用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实现准确的比对。所以我认为,中科大人文学科的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基础科学和高技术的综合优势,办出依托科学技术、融合科学技术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以“科”为特色的新型文科。

  南都:外界对中科大的第一印象就是少年班,从少年班到如今中科大的科技英才班,可以说中科大是拔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有什么经验分享?

  包信和:中科大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国内拔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和“尖刀班”。中科大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大学,科技英才班实行院校联合培养,以前华罗庚、钱学森、郭永怀这些大师,是中国科学院内各大研究所的所长,都会兼任中科大某院系的系主任。联合培养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科教融合,这些研究所的大教授、大科学家同时也是中科大的老师,可以把最先进的理念、思维、研究技术、成果带到课堂。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去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实习工作或者深造,把学到的知识用于一线的科学研究。

  再比如少年班,1978年中科大创设少年班,一直有争议,我认为,对于一些超常天赋的孩子,如果按照普通传统程序培养,难以发挥超常的才能,也要有特殊的选拔和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所以关键不是少年班应不应该办,是否揠苗助长的问题,而是认真考虑超常孩子应该如何选拔、如何培养。

  中科大少年班目前每个学生有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我们叫“一生一方案”。中科大的办学实践也证明,少年班成才比例相对较高,迄今为止少年班毕业生约1900人,院士就有五位。都说中科大千人一院士,少年班的院士比例要远高出千分之一。

  包信和:任何一所学校,不会所有的学生都是顶尖人才。从数据来看,中科大的本科生80%以上会继续深造,其中60%以上是保送读研究生。中科大的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比较少,都希望继续深造。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未来就一定要做科研做学术,我还是希望,学生能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包信和:中科大80%选择深造的本科生中,原来有30%左右会选择出国,疫情防控期间,这个数据下降至10%,去年又有所回升,达到15%。学校也在跟踪研究,万博网址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想要出国的意愿比以前降低了,本身不想出国。我想原因很复杂,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不错,如果不是有去国外深造的价值追求,认为国内读书也蛮好,就不想出去了。以前出国回来,学生能找到好工作,现在出国,家里花了几十万上百万元,说不定找不到工作。国际局势也在变化,美国针对中国学生入学有一些专业限制,一些家长也担心孩子在国外的安全。综合这些因素,学生的出国意愿有所下降。

  包信和:中国从20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到此前的留学热,有大量的留学生回国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学生还是需要走出国门去看世界,取长补短,无论是回来投身祖国建设也好,还是留在国外也罢,都可以以不同形式发光发热。对个人而言,出国感受多样的文化,也能更丰富一个人的阅历,开阔眼界、增强本领。社会各界还是要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便利,不能认为中国强大了,我们就不再需要交流,向先进国家学习技术经验了。

  包信和:顶尖人才培养首先应区分不同的层次,对本科生、研究生有不同的侧重,还要加强国际交流,让真正的顶尖人才来培养学生,比如法国有很多研究数学的大师,科大就与他们共建了“中法数学英才班”,引进法国教师来讲数学,送学生去法国深造。

  从学校而言,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准备高水平的实验室、提供出国学术交流和去科研机构实践的机会。我也认为培养学生,导师一定要认真负责,对科研负责,对学生的成长负责,这样,学生才可能拥有更广阔的人生,将来有更多成就和贡献。

相关新闻